【连续8年发布】《AI时代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(2025)》:人机协同能力成决胜关键


AI时代
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(2025)

网/络/安/全/宣/传/周

9月16日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、安恒信息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软件研究院、全国数字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、中国网络空间新兴技术安全创新论坛、智联招聘、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论坛联合编制的《AI时代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(2025)》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(以下简称“网安周”)期间正式发布,这也是该报告连续第八年在网安周上发布。



一、总量:全球缺口480万
报告援引ISC2与CyberSeek数据指出,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升至480万,同比增长19%;其中美国需求51.4万个在线岗位,实际填补率不足三分之二。中国方面,截至2024年底全国持证在岗人员约32万。此外,头部集中效应明显:A股上市安全公司人均年薪24万元,高出非上市企业50%。“人往高处走”的现象更是导致中小机构招聘难、留人更难。
二、结构:30岁以下占比71%
前沿场景渴求研究型人才
从年龄维度看,30岁以下从业者首次突破七成(71.1%),成为绝对主力。学历层面,本科仍是基准门槛(56.3%),硕士占比三年提升3.5个百分点至13.2%。报告还显示“深度伪造、量子加密”等前沿场景对研究型人才的刚性需求逐步加大。
三、岗位:安全运营“三连冠”
AI技能成“标配”


智联招聘平台数据显示,2025年网络安全运营类岗位以26.8%的占比连续三年排名第一;企业最青睐“3-5年经验+实战能力”候选人,其中,要求3-5年经验的占比28.2%,工作经验和实战能力分别占比76.2%与72.2%。AI工具使用与调优(48.8%)、对抗性AI攻防(47.7%)已取代传统渗透测试,成为从业者“最想补的短”。56.5%的受访人表示“AI把重心推向复杂威胁分析”。因此,人机协同正在重构岗位职责。

四、教育:高校AI课程开设率
一年提升15个百分点
从供给端来看,全国已有792所普通高校开设网络安全专业,占高校总数27.1%;其中65.9%已在2025年新增AI安全课程,较去年跃升15个百分点。91.3%院校建成实训室,但“充足的实习实训项目”仅占52.4%,学生对师资实战性、教材前沿性满意度连续三年小幅下滑。竞赛成为“第二课堂”:61.2%学生参加过CTF或攻防演练,43.6%以“提升实战”为首要动机。
五、转型:AI催生七类新岗位
14%培训“完全不满足”
报告首次列出“AI驱动的网络安全岗位图谱”,包括智能体架构师、数据合成专家、模型安全红队、AI风险顾问等七类新职业。调研显示,97%从业者已接受AI安全相关培训,但“完全不满足+不太满足”合计达51%,培训内容滞后于实战成为主要矛盾。55.8%的受访者最想学“应对模型投毒、深度伪造”等新型威胁。

六、路径:政府、高校、企业、个人
“四维协同”
报告建议:主管部门将“AI+安全”复合人才纳入国家安全战略,建立跨区域实训云;高校把大模型安全、联邦学习隐私保护纳入必修课;企业开放真实攻防日志,建设联合实验室;个人则需构建“技术穿透力+合规领导力+战略洞察力”三维能力,完成从操作者到“智能防御架构师”的跃迁。
七、展望:AI成网络安全人才竞争
关键变量
在此背景下,AI 技术的应用能力成为网络安全人才竞争的核心。“谁能率先把 AI 用成‘外骨骼’,借助技术力量提升防御效率与威胁洞察能力,谁就能在下一轮人才洗牌中占据主动。” 安恒信息数字人才创研院院长、高级副总裁苗春雨的观点,精准点明了AI在网络安全人才能力构建中的关键作用 —— 掌握AI安全技能的从业者,不仅能更好适配行业发展需求,更将在薪酬与职业发展中获得显著优势。


END




立即体验恒脑3.0 


智能化安全服务
安全托管服务
侦测服务
保护检测服务
监控分析服务
应急服务
运营管理服务









